吊车作为大型工程机械,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盲点区域,这些区域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操作员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首先,操作员要对吊车的盲点区域有清晰的认知。不同型号和类型的吊车,其盲点分布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吊臂下方、后方以及车身两侧靠近支腿的部分都是常见的盲点区域。例如,当吊臂伸展较长时,其下方的视野会被遮挡,操作员很难直接看到下方是否有人员或障碍物。在操作前,应仔细研究吊车的说明书和相关资料,了解具体的盲点位置和范围,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危险地图”。
在作业前,务必进行全面的场地勘察。检查作业场地内是否有人员、车辆、临时建筑物等处于吊车的盲点区域内。如有,应提前进行清理或安排其转移至安全地带。同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无关人员不得靠近吊车的作业范围,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盲点区域。比如在吊臂可能摆动的区域边缘,放置警示锥和警示带,防止人员在吊车作业过程中不慎闯入。
在操作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辅助设备来监控盲点区域。现代吊车大多配备了后视镜、摄像头等装置。操作员应养成经常查看后视镜的习惯,尤其是在吊臂转动、车身移动时,通过后视镜观察车身两侧和后方的情况。对于配备摄像头的吊车,要时刻关注监控屏幕上盲点区域的实时影像,以便及时发现潜在危险。例如,当吊臂升起准备吊运货物时,通过摄像头查看吊臂下方是否有工人在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而未撤离。
此外,与现场指挥人员的密切配合至关重要。指挥人员应站在能够全面观察作业场地的位置,包括吊车的盲点区域。操作员要严格按照指挥人员的信号进行操作,当指挥人员发出警报或提示信号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查明情况。例如,指挥人员发现吊臂后方有车辆靠近且处于操作员盲点区域时,及时发出停止信号,避免可能发生的碰撞事故。
最后,持续的培训和经验积累也是关键。操作员要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学习关于盲点区域安全操作的新知识和新技巧。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反思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与盲点区域相关的惊险情况或事故隐患,以便在今后的操作中更好地应对。只有操作员时刻保持警惕,将注意盲点区域的意识融入到每一个操作环节中,才能确保吊车作业的安全进行,避免因盲点区域引发的安全事故。